浸大科學家發明控制分子手性新方法 助消除藥物副作用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5/19 13:03

最後更新: 2020/05/19 16:13

分享:

分享:

浸大科學家發明一種淨化藥物的新方法,透過轉動設置於納米結構製作儀器內的基板,控制藥物份子的手性,從而消除藥物出現的副作用。(浸大提供圖片)

浸大科學家發明一種淨化藥物的新方法,透過轉動設置於納米結構製作儀器內的基板,控制藥物份子的手性(chirality),從而消除會令藥物出現副作用的手性分子,為日後大量生產更為純淨、低成本和安全的藥物,提供一個具備高效流程和更環保的方案。是項研究成果已於刊登於國際知名科學雜誌《自然化學》。

許多化學分子均有兩種手性,彼此的形狀有如鏡中的倒影。兩種手性分子有著相同的分子式,但分子中組成原子的空間排列方式並不相同。分子的手性有如人的一雙手,分「左手性」和「右手性」兩種結構。左、右手性分子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生物化學作用。

浸大物理系副教授黃陟峰表示,許多化學分子有兩種手性,藥物亦會含有數量均等的左手性分子和右手性分子,即常見的「外消旋藥」。其中一種手性分子可治療特定疾病,但另一種或會有不良副作用。因此,將兩種手性分子分離,或只生產具備治療效果的單一手性分子,可有助製造更安全和有療效的藥物。

由於一般分子十分細小,僅如一條頭髮直徑的百萬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故用肉眼看見和用手操作的方法選擇性地生產單一手性分子幾乎是不可行的。黃陟峰及其研究團隊,聯同四川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及南方科技大學,研發出一種全新的方法,研發出一種全新納米材料製造技術,在一塊基板上製造出金屬納米彈簧,而基板的旋轉設置可決定金屬納米彈簧是左手性抑或右手性,然後再以紫外光引發化學反應,形成與手性藥物相似的手性分子產物。

黃陟峰指出,這種新技術可輕易造出只有左手性或右手性的藥物,有助消除許多藥物的不良甚或是致命的副作用。而此技術使用的金屬納米彈簧可重複使用,當大量生產藥物時可更高效、低成本及環保。以此方法製造的藥物將可在未來3至5年推出,若能大規模生產,相信價錢比一般藥物便宜,市民能負擔得起。

立即下載hket App,掌握「全球疫情實時動態」、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http://bit.ly/2V94aIF

一APP在手洞悉天下 立即訂閱送高達$480訂閱禮品:http://bit.ly/39VrHSC

記者:洪芷晴